发布日期:2021/10/01 08:44:00 访问次数:782 作者:王益民 来源:中国教师报
作业:减作业的量,增作业的质
一直以来,“以量取胜”是一些教师提高学生成绩的法宝。长期以来,简单、重复、机械的作业一直是学生学习的“主旋律”。作业减负不能只减“量”,需要在“质”上下功夫。关于这一点,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《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》明确指出,主要是在作业的设计、批改、反馈、管理几个环节加以落实。
有学校把“作业”分成三种“学习单”,分别用于课前、课中、课后。“课前学习单”用于预习,在平板上完成,上课前由智慧学习软件生成“问题清单”,上课时就能精准实现“以学定学”。“课中学习单”根据学情精心研制,分层预设问题,尤其是开放性问题,并附“当堂检测”,“学习小结”是“课中单”的亮点,学生通过反思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和元认知水平。“课后学习单”根据“课前单”“课后单”完成的情况(智慧学习形成的数据),形成强化、补缺式的个性化作业单,实现有效的精准学习。
考试:减考试频次,增诊断效益
曾几何时,“考试”是教师继作业后提升教学成绩的又一手段。义务教育阶段对考试频次的限制,不是反对考试本身,而是反对伴随考试而来的评比、排名等有违人性的做法。考试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诊断功能并未一律否定,只是过于频繁的考试加剧了对考试的妖魔化。
要让作业、考试等成为诊断的主要渠道,要发现分数背后的东西,是知识不清,还是审题不清,还是表达不清。利用大数据,能更精准实现学习效果的研判,帮助教师“对症下药”。
课堂:减无效问题,增有效问题
“双减”后家长最担心的是孩子的学业成绩,甚至有些校长也担心,学科“培训班”没了,学生成绩谁来负责。有人总结出传统课堂的“六多六少”:讲多学少、练(训练)多习(习得)少、浅(知识性问题)多深(开放性问题)少、外(课外)多内(课内)少、空(不与生活联系)多实(真实情境性)少、智多德(关于修养类)少。
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曾说,“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科书的处理,而在于课堂上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。我们应当寻求的不是传授教科书知识的效率,而是丰富每一个学生学习经验的效率”。所以,课堂要大量减少学生已知的问题,大量减少纯知识性的低阶问题,大量减少缺少情境的“死问题”。课堂问题要更多来自学生,更多来自生活,更多来自课堂进行时现场的生成。
学科:减学科训练,增“五育”并举
基础教育学科之间分割太早、太机械,不利于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,这一点已经成为共识,但鉴于考试制度改革的复杂性,问题一直没能得到根本解决。学科训练总是千方百计“剔除”其他学科的知识。各自为阵、画地为牢需要此次“双减”予以强力纠偏。
“双减”某种程度上倡导了学科融合,尤其是德智体美劳“五育”并举。现在,不少新办学校“学科教室”十分齐全,设施设备也配备到位,还有体育运动设施设备。令人欣慰的是,各类社团、劳动教育、创客教育正在恢复活力。“课程外包”也成为一种新的合作方式,“少年宫”“基地”的活动重回非学科本质。这些都为“五育”并举提供了条件。
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,我们要站在素质教育的系统性上去认识“双减”意义,从人才培养的高度看待其长期性与必要性,从回归教育原来样子的责任担当上去努力。